东北一枝花 -张哈哈
0:00 / 0:00 (朗诵:琼花)
12
播放列表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
  • 0.25x
  • 0.5x
  • 0.75x
  • 1.0x
  • 1.25x
  • 1.5x
  • 2.0x
  • 列表循环
  • 随机播放
  • 单曲循环
  • 单曲播放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醉太平·堂堂大元

佚名 佚名〔元代〕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堂堂大元朝,贪官污吏当权。河水泛滥成灾,新钞大量印造,货币迅速贬值,民不聊生,引起了红巾军千万人起义。苛捐杂税繁杂苛刻,刑法太重,百姓怨声载道。都到了人吃人的地步,钱换钱,什么时候见过这种情形?奸人做了官,做官的又都是贪官污吏,贤明的人得不到重用。悲哀啊真是可怜!

注释
堂堂大元:此曲见元末明初人陶宗仪《辍耕录》卷二十二。原注云:“《醉太平》小令一阙,不知谁所造。自京帅至江南,人人能道之。”堂堂,气象宏大庄严。
奸佞:巧言谄媚的坏人。指元末丞相托托、参议贾鲁等人。
开河:《续资治通鉴》记载:“至正十年(1330)十二月,右丞相

展开阅读全文 ∨

创作背景

  元朝末年,奸佞当权,朝政极端腐败。至正十一年(1351年)下令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黄河两岸农民本已饱受灾荒之苦,到工地上又横遭监工的鞭打,被克扣口粮,个个无比愤怒。于是,“开河”和“变钞”就成为农民大起义的导火线,导致了红巾军起义的爆发。

参考资料:完善

1、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
2、 李汉秋 李永祜·元曲精品·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92

简析

  《醉太平·堂堂大元》是一首散曲,这支曲子从一个侧面揭露出元朝政治黑暗、吏治腐败的混乱情况,揭示了农民起义的社会根源。全曲通篇都在控诉社会现实,有如战斗檄文;其格调质朴自然,语言辛辣明快,音调铿锵有力,讽刺、轻蔑之意十分明显,重叠对偶句式的运用于变化中见工巧,是为元曲小令之佳构。

佚名

佚名

亦称无名氏,是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6733篇诗文  8601条名句

猜您喜欢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落梅风·书所见

张可久 张可久〔元代〕

柳叶微风闹,荷花落日酣,拂晴空远山云淡。红妆女儿十二三,采莲归小舟轻缆。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蟾宫曲·咏西湖

奥敦周卿 奥敦周卿〔元代〕

西湖烟水茫茫,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
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

中吕·上小楼·隐居

任昱 任昱〔元代〕

荆棘满途,蓬莱闲住。诸葛茅庐,陶令松菊,张翰莼鲈。不顺俗,不妄图,清风高度。任年年落花飞絮。
2025 333诗词古文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